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新路

来源:作者: 唐娜 施小慧发布时间:2019-04-26浏览量:

《国际商报》A18版 报道链接:http://epaper.comnews.cn/xpaper/release/67/812.shtml

 

广西推进“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新路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有机衔接“一带一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的关键区域。2016年,广西与教育部签署了《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提出将全面提升广西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质量和水平,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近年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发挥“广西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人才小高地”的优势,培养了大批现代商务特色鲜明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探索出一条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路子。

 

人才培养

 

(一)面向东盟,探索国际化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东盟开展人才培养是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办学的重点之一。从2005年起,学院开始与东盟各国院校合作开班,并于同年第一届小语种专业招生。学院先后开设了越南语、泰语、马来语、柬埔寨语以及缅甸语,“与泰国的院校合作是最多的,我院和泰国坦亚布理皇家理工大学已经开展了多样式多层次的合作,比如在专业建设、教材建设、研讨培训等方面,双方每年都会互送学生和老师交流学习。”国际交流处李早暘处长介绍道。小语种教学成果良好,有不少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了语言国工作。例如,农立业是学院2004级越南语专业的学生,作为学院第一届越南语专业的毕业生,他立志要在越南闯出一片天地。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他从一个企业的项目翻译,成为了一家机械设备公司的老总,专门从事机械、配件销售贸易工作,今年的营业额已达到一百多万人民币。

 

(二)广招国际学生,开展汉语教育和学历教育

来中国留学,是很多国外学子的梦想和选择。在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学生中,有两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国际学生关系极为特殊,他们是一对母子——塔娅娜和马熙。他们表示:“我们那很多人和中国人做生意,日子都变好了,我们来中国就是要学好汉语,我们回到家乡就可以和中国人做生意。”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正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塔娅娜期望通过学习好汉语过上好日子,而对于18岁的马熙而言,来中国学习还有着更深的意义,他表示“在语言学习阶段结束之后,我还想继续留在中国的大学学习一门专业”。2017年以来,学院共招收了来自亚、欧、美、非等22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到校学习,实行“汉语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国际学生培养模式。

 

(三)与国际接轨,开设商务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积极对接职教发达国家的课程标准,提高学院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内涵建设。依托加拿大在会计领域国际一流的技术技能培训体系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2017年学院与加拿大北方应用理工学院合作办学,通过引进该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设置国际前沿课程,采用外方原型教学形式教学。会计专业致力于培养熟悉国际政策、涉外法律法规,涉及经济、财会、金融、管理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商务特色会计专业人才。该专业实行中加“双重学籍”管理机制,学生按要求修完规定课程后可同时获得认证的国内、国外两校文凭。目前该专业已经连续两届招生,按计划第一批学生将于明年赴加学习。

 

(四)打造双师型的师资工匠团队,服务企业高质量“走出去”

为加强广西与波兰喀尔巴阡山省的交流合作,助推中国茶品牌“走出去”。201712月,学院廖晓敏老师作为全国高级茶艺师和全国茶艺师考评员,前往波兰热舒夫市参加EKOGALA高品质食品产业博览会,以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顾问的身份,现场为波兰议员、发展部部长、喀尔巴阡山省省长等官员冲泡六堡茶,向波方官员以及参展观众讲解推广传统六堡茶的独特优势,为梧州六堡茶行销波兰及海外铺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将积极与六大类广西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致力于培养打造双师型的师资工匠团队,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他们量身打造“中国方案”,培养更多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

 

(五)贯彻落实国家新发展理念,完善国际交流合作新职能

一直以来,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海外合作院校,目前共有英国、美国、加拿大等欧美院校和泰国、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合作院校共三十几所;二是形成了层次丰富内容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开展了包括学生交流、师资互派、短期文化体验、国商学子看世界等多种国际项目。2006年至今,我院共接待了来自友好合作院校的代表团400多人次,向国外派出交流学习教师140余人次,派出1300多名学生到国外留学,接收了来自越南、泰国450多名学生到我院学习。国际交流合作作为高校的“第五项职能”,是高等教育建设理念的创新和发展,也是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如何落实好“国际交流合作”,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正在规划关于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实施意见。眼下,学院以“坚持点面结合、分类推进原则”和“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的理念”为出发点,将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师资队伍国际化”“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五个方面制定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的主要措施。

 

文化交流

 

(一)搭建多元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促进民相亲、心相通

20185月,第九届东盟文化周暨首届东盟青年文化交流营在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通过文化交流论坛、中国文化体验、壮乡民俗体验、城市考察、校园参观形式,开展了中华传统器乐展示与现场教学、中华杂技表演、中华书法体验、壮族服饰体验、壮族体育竞技“抛绣球”体验、广西黑衣壮舞蹈展演、“一带一路”国家美食制作品尝等十多项文化活动。学院组织中国学生和东盟国家青年参加中国—东盟青年文化交流论坛,通过主题发言和讨论等形式,鼓励中国和东盟青年开拓思维、合作交流,共话创新课题、共享创新理念、共谋创新事业。青年们还共同参观了广西民族博物馆和会展中心、游览南宁市区,有效加强他们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广西建设发展的客观认识,让各国青年多角度、全方位感受中国故事,倾听广西好声音,增进中国和东盟国家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使中国和东盟国家青年深入了解广西南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促进各国青年参与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自2010年以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已经连续举办了9年东盟文化周。东盟文化周已经成为学院在传播和弘扬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一张名片。

 

() 弘扬本土民族民俗文化,传播广西好声音

推动广西本土文化国际化也是学院的另一项文化工作亮点。其中,结合学院开展的“世界文化体验日”“中华文化体验之旅”“优秀文化进校园”“大师工匠·对话梦想”主题项目开展了60多期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有中国民间剪纸、五色糯米饭制作手艺、壮族铜鼓制作工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骆越文化讲解、壮剧演出等,向在广西留学的国际学生展示广西本土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精粹。“对话梦想”系列活动还邀请到国内著名的非遗文化传承人、壮文化研究专家等工匠大师们。各国师生可通过与大师对话交流的方式,倾听大师们讲述“工匠精神”,在大师们指导下共同参与体验民俗文化绝活。学院系列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先后获“全区十佳团建品牌”“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创新项目”等多项荣誉。

学院院长王国红表示,“学院将继续通过‘东盟文化周’等有意义的文化学术活动,搭建起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文化传播、教育资源共享、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平台,继续发挥学院的特色优势,服务广西,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建立‘双向互通’中国—东盟人才培养体系。”

 

社会服务

 

(一)承办援外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培养急需人才

“非常感谢贵校的辛勤付出,这次制糖技术培训班对我们非常有意义,目前在乌干达包括东非都没有类似的培训形式。我们俩回去后会向乌干达教育部长建议,也在乌干达开设制糖技术培训学校,希望贵校能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这是201810月,发展中国家制糖技术培训班的学员乌干达肯尼思先生和安格西亚女士在培训后给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中心李冬华老师留下的一封信。自2012年以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是广西高校中唯一具备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单位”资质的单位。目前,学院累计完成国家商务部培训中心下达的涉及糖业、旅游、农产品贸易、港口物流、地方治理和生态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的援外培训项目,培训来自12个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农林部、工商部、交通运输部、计划投资部以及海关、警署、航海局、邮电局、港务局、社会局和工贸部等部门官员、行业管理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师400多名。

 

(二)联合多方力量,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培训

学院紧紧依托优势专业,发挥校、政、行、企多方联动,面向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院校的师生、行业企业员工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其中,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培训是学院下一步的考量,这也是中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专业技能标准输出的一种形式。中国高度发达的电子商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学院开设了跨境电商、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等专业。“斯里兰卡就很希望能建立一个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商平台,然后把他们的茶叶卖到世界各国。”李早暘说道。为此,学院相关负责人多次到东盟国家收集数据和研究,尝试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特性和需求,为下一步开班办学做足理论研究。

 

(三)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提高了师生员工的国际化意识和水平。

依托丰富的小语种师资人才优势,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支持国家汉办公派教师和汉语志愿者项目,长期配合选派教师、汉语志愿者到国外进行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处的谢娉婷老师就是其中一员。2016年,谢娉婷公派至泰国的罗勇公立光华学校,除了该校的汉语教学工作外,还负责参与中国在泰大使馆的一些大型文化传播活动、协助在泰中国企业开展业务以及辅导学生进行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学院多名教职工被派往美国、泰国、越南等国家担任中国驻外大使馆商务秘书或汉语教师。

此外,学院通过围绕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展配套服务志愿活动。学院师生担任过翻译、办证制证、会展服务、礼仪接待等多项工作内容。学院连续11年获“中国—东盟博览会志愿服务工作先进单位”,获“十载支持,十届辉煌”中国—东盟博览会10周年志愿者突出贡献奖。

学院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勇于改革创新的积极态度,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被评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改革试点学校”“广西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示范项目区域合作试点学校”。学院党委书记谢云表示:“我们将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目标,以教育部关于‘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为契机,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注重技能人才培养与输出,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以实际行动进一步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和教育国际化发展中。”